是什么優勢吸引投資者到前海公司注冊
前海公司注冊
超四萬億注冊資本,超千億產業增加值。這是深圳前海掛牌“自貿區”后最新的成績單。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,面積狹小的前海緣何成為深圳特區最新的革新樣本?! ?/span>
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的經驗總結是“構建制度的高地”。前海的試驗圍繞制度創新四字展開:一面與近鄰香港深層次互動,引進高水平的現代服務業和一流人才;一面營造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的市場化、法治化營商環境,以求贏得海外企業家的青睞。
前海優惠政策 讓高端人才來敲門
來到前海之前,香港創業青年林恒一所考慮的問題是,我在這兒創業工作,能不能跟香港一樣?這實際上是“新特區”試驗的核心命題:前海憑什么吸引人才,吸引全球資本?
“前海不做政策洼地,而是要做制度高地?!倍霹i表示,前海的目標是要向世界高水平的商業規則看齊,構建市場化、國際化、法治化的營商環境。前海自貿區
對標國際的典型案例,是兩個“15%”的稅率政策。在前海,如果納稅企業在鼓勵類產業目錄中,企業所得稅按照15%的稅率征收;而被認定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,個人所得稅超過15%的部分由政府補貼。
為了執行這兩項政策,前海拿出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。僅補貼個稅一項,截至2015年底,已認定境外人才兩批次共94人,發放個稅補貼2400多萬元,其中最高者獲得補貼“返還”超過100萬元?! ?/span>
這兩項政策,前海官員也不諱言是“打造與香港相仿的稅率環境”之舉。在香港,企業一般按照15%征收企業所得稅,內地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一般是25%。至于個人所得稅稅率,香港納稅人統一按照15%征收;而在執行超額累進制的內地,高收入者最高部分收入要面對45%的稅率?! ?/span>
前海管理局人才工作處處長倪勇說,前述政策鼓勵高端、緊缺人才走進前海發展;另一方面也促進了更多創業公司和大型企業的創新業務走進前海。這是前海人才引進和發展總部經濟的必要措施?! ?/span>
除此之外,前海還在投資貿易便利化、金融業對外開放、事中事后監管等領域展開探索。前海管理局提供給記者的材料顯示,2015年,前海連同蛇口已經梳理出大大小小102條革新創新成果。
惠港政策 在前海做“深圳+香港”的試題
對前海來說,香港既是學習的榜樣,也是極其重要的合作伙伴?! ?/span>
2010年,在深圳特區三十周歲之際,國務院批復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》這部前海的“基本法”,要求逐步把前海建設成為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范區。而2014年底,隨著《關于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》(下稱“CEPA廣東協議”)的簽署,前海又迎來承接粵港服貿自由化的議題?! ?/span>
那么,“前海+香港”這道題應該怎么做?前海的想法是,讓更多香港人士和香港資本參與前海的建設,早年更是提出“三分之一以上的可開發土地對香港企業出讓”的目標。與此同時,在CEPA
廣東協議框架下,前海還展開金融業、法律服務、工程建設領域的職業資格互認?!?/span>
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光南表示,資格互認是香港服務業服務內地經濟的必要手段。香港企業、香港人才的進場,將促進廣東生產服務業快速發展,推動廣東經濟的結構性轉型。
前海對香港也意義非凡。林恒一對記者表示,之所以選擇前海,一是看重前海政府部門的公共服務,二是看重較低的招人成本和廣闊的內地市場。林恒一公司所在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,截至2015年12月底,該孵化器累計入駐香港團隊59個,占比47.58%?! ?/span>
在更宏觀層面,香港對前海的助益已經顯現。據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藺宏表示,前海香港商會目前已正式成立,港貨中心一期建成營業,匯豐、恒生、東亞、嘉里、周大福、港鐵、金銀業貿易場等超過3100家港資企業對前海區塊增加值和稅收的貢獻率分別超過20%和30.1%,香港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初步成形。越來越多的香港企業到前海公司注冊。